Day5─7/23(四) 彰化田尾─雲林斗南
天氣持續晴朗,太陽還是爆炸大。
三、北斗鎮─The fantasy of a middle youth
北斗鎮很快就到了。
說到北斗鎮,
第一個腦子裏浮現的影像竟是小時候看過的漫畫北斗神拳。 拳四郎名言:「其實,你已經死了!」
(這部漫(動)畫在旭日之丘這個BLOG http://momoge.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25.html 裏有詳細而有趣的介紹)
在北斗的行程排了三個點,
第一個是去洪瑞珍餅店買招牌三明治;
第二個是去參訪百年的寺廟奠安宮;
第三個則是品嘗一下有名的北斗肉圓,
順便品味一下北斗和彰化及沙鹿肉圓的差異。
洪瑞珍餅店很快就到了。
門口上就掛著他的招牌商品(也是今天的目標)─招牌三明治。
招牌三明治外表很普通,
不過味道還滿不錯的。
今天買了一個(NT$20)自己吃,
也寄了一盒宅配給親朋好友分享。
接下來就到了奠安宮啦,
奠安宮這棟建築物前半部是寺廟,
後半部則是市場,
附近感覺是北斗鎮的鬧區。
很可惜地,
由於沒有人幫忙看車,
和大甲鎮瀾宮一樣無法仔細地逛逛這間歷史悠久的古廟,
只好走馬看花地欣賞一下囉。
接下來就是肉圓行程啦。
一大早就吃肉圓感覺很奇怪,
不過沒辦法,
今天還要趕路,
只好硬著頭皮吃啦。
由於奠安宮附近有很多肉圓店,
就隨性找這家「肉圓生」研究一下吧。
吃完後的感想:還是沙鹿的肉圓比較合我的胃口。
四、追尋那遙遠的曾經 ─ 遠東第一的西螺大橋
離開了北斗,
接下來要朝西螺前進囉。
在西螺也排了三個參訪行程,
第一個行程是親眼見識曾經是遠東第一的西螺大橋;
第二個行程是拜訪西螺的百年老店─丸莊醬油;
第三個則則是探索雲林歷史上的著名民防團體─西螺七崁。
很快地,
經過溪州鄉和埤頭鄉後,
西螺大橋就到了。
第一眼見到西螺大橋時,
心中竟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動...
除了火紅色的外表及綿延一公里以上的超長印象外,
這座橋原本只存在於國小課本上的模糊記憶,
如今卻雄偉而真實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似乎有種找回遺失許久的最後一塊拚圖的感覺...
在這裏,
我碰到了一大群的環島車隊,
也和它們的領隊大哥聊了一會。
他自己環島好幾次了,
也帶領了許多人完成環島的夢想。
我目送他們加速離開,
他們也揮手替我打氣加油。
拍照加上休息了一會後,
接著遇到了一群熱情的高中畢業生,
他們是國中同學,
大家高中畢業後一起約出來騎機車畢業旅行,
我和他們一起照了幾張相片,
也互祝彼此之後的旅程都快樂平安。
騎過西螺大橋,進到西螺市區後,
沿途可以看見許多有相當歷史的建築,
也感受到這個小鎮隨處可見的醬油影子。
百年老店─丸莊醬油。
今天本來想參觀它的醬油工廠,
看看傳統黑豆醬油的釀造過程的,
不過很可惜地,工廠已經搬到崙背鄉了,
參觀殘念。
與西螺的濃濃醬油味揮手道別後,
通往廣興里的路沿途也是綠意盎然。
這個很像李小龍的雕像牌樓就立在廣興里這裏。
是的,
這位就是雲林的李小龍─阿善師,
也是西螺七崁歷史的創造者。
在網路上查到西螺七崁的由來為:
清朝末年因時局動蕩,
聚居雲林的張廖家族為求自保,便在西螺地區以村里或數村落為單位,分為「七崁」,
以犄角之勢守望相助,實施聯防自保的制度。
當時的七崁是以西螺廣興里為中心,向二崙和崙背擴散。
七崁的張廖族人,為強化彼此間精神凝聚力,各崁每年都舉行規模宏大的迎神賽會,
散居各處的張廖宗族,定期聚集先祖守護神「七崁媽祖」廟址,即二崙鄉來惠村的新店地方,
由七大區域輪流迎神出巡拜,祭藉此增強同舟共濟、患難相助的意識。
至於號稱全台武術發源地的七崁武術,其興起也是配合訓練自衛團,
而由劉明善(劉炮)在廣興里創辦七崁武術館振興社,人稱阿善師的劉明善要求門徒先習文而後練武,
並傳救人濟世的醫術,故遠近慕名者漸多,隨後便傳遍全島。
今天的行程打算參觀七崁雕塑公園及阿善師廟。
七崁雕塑公園中立有七座阿善師傳授武功招式的雕像
至於阿善師廟與台灣其他地區的廟相同的地方,
就是聚集了許多在大樹下下棋乘涼的友善人們;
不一樣之處,
就是多了一份令人感佩的奉獻精神。
順道一提,阿善師的墓就在廟後方。
五、見證台灣糖業興衰的虎尾小鎮
沿著145號縣道續行,
就到了很熱鬧的虎尾鎮了。
雲林虎尾這個地方,
隨著日據時代虎尾糖廠的設立而開始繁盛,
也隨著台灣糖業的蕭條而逐漸沒落...
但目前,
它還是個很熱鬧的地方。
想當然爾,
今天來這的第一站就是虎尾糖廠,
這個曾經為虎尾帶來無數繁華日子的重要推手。
第一次來到虎尾鎮,
對於它熱鬧程度的訝異實在不亞於先前的沙鹿。
沿途經過了雲林布袋戲館,
等一下再來介紹這裏。
在雲林布袋戲館前轉個彎後直走,
虎尾糖廠很快就到了。
當然啦,
依慣例要進去吃一支冰。
今天的冰品是牛奶冰棒
吃完冰棒後,
就到糖廠附近的舊鐵橋遺址看看吧。
虎尾鐵橋是為了讓當時載送甘蔗的五分車通過虎尾溪而興建的,
鐵橋旁邊還有蕃薯庒板仔橋供行人通行之用。
板仔橋並不寬,
只有約莫兩個人並肩而行的寬度。
總覺得小綠和鐵道十分有緣。
參觀完虎尾鐵橋後,
再折回雲林布袋戲館附近,
回程第一眼看到的是雲林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約建於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
距今已有快90年的歷史。
這裏原本是日據時代虎尾郡守的官邸(警察局長官舍),
台灣光復後也曾為歷任地方首長的官邸,
現在則成為雲林虎尾的歷史教育展示館,
正在娓娓地訴說著虎尾的那段繁華時光...
故事館東側的書齋
故事館本體
故事館前的小圖書室(也是解說員休息看書的地方)
故事館東側書齋的內部。
書齋室內讓人感覺很想坐下來好好看一會書,
可惜今天沒人幫我看車子,
不然我一定會在這好好地待一陣子。
故事館院子裏的竹子風鈴
故事館斜對面的建築。
這間建築是日據時代的消防局,
是當時虎尾最高的建築,
從它約莫5層樓高的塔頂,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虎尾鎮的每個角落。
雲林布袋戲館。
就在雲林故事館旁邊,
這裏原本是日據時代的虎尾郡役所(警察局),
現在則成為介紹台灣布袋戲歷史及舉辦各種活動的空間。
在虎尾往斗南的路上看到了很妙的鐵鐘。
這個鐵鐘的奧妙之處在於它在特定的時間會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這首曲子喔。
六、重返嘉義的前哨站─斗南
斗南,
以前在坐日統客運去中正大學的時候,
到了斗南就知道中正大學快到了,
算是個很親切的地方。
(當然也是因為有好吃的阿義烤鴨的關係啊~)
斗南田徑場
斗南車站
斗南車站前的五分車
斗南鎮火車站前街景。